環境‧法律‧人 電子期刊 |
本期目錄主編的話
專題:環境主流化── 環境基本法十週年論壇
環境法照過來 行使公民權的第二步:參加公開會議~以環評為例
蔡雅瀅律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 曾公民與海豚灣的鄉親們,透過申請政府資訊公開,更加瞭解家鄉環境面臨的問題。他們聽說當地的黑興化工欲增加生產線,擴建黑興二期煉油廠,並申請變更1公頃特定農業區興建供應石油化學中間原料之衛星工廠,認為會嚴重污染家鄉環境,遂成立「海豚灣愛鄉協會」準備長期抗戰。但他們不知這兩個開發案是否須辦理環境影響評估?如須辦理,審查流程為何?如何取得環評資訊?取得環說書後,應注意哪些部分?於是上環境法律人協會及環保署網站,閱讀相關資訊,並共同討論策略。...閱讀全文 行政法院撤銷內政部開發許可首例: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9年度訴字第1856號判決評析
劉如慧助理教授(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
近年來國內環境訴訟案件日益增多,行政法院判決人民勝訴的案例也不在少數。由於國家就環境議題的處理,司法機關也肩負一定角色和功能,無法置身事外,因此在人民環保意識日益覺醒的同時,我們很高興看到行政法院就環境訴訟案件的審查也日漸積極,不再繼續以尊重行政機關專業判斷為藉口,消極迴避責任。...閱讀全文
|
主編的話劉如慧助理教授(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 去(2012)年12月適逢我國環境基本法施行滿十年,也是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三週年,環境法律人協會(EJA)幸蒙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中心(PLES)大力幫忙,而得於12月7日假臺灣大學法學院霖澤館共同合辦「環境基本法十周年論壇」,邀請產官學各界齊聚一堂,共同討論我國施行環基法與兩公約的現況與未來展望。會議當天各界出席踴躍、討論熱烈,雖然業界代表最後在這場盛會中缺席,令人抱憾,不過經過上午葉俊榮、王毓正、張文貞三位教授的三場專題演講以及下午三場圓桌論壇,與會來賓對於我國環基法與兩公約的定位暨未來發展、以及當前的環境課題,均有充分的交流和深刻的討論,完全達到這次會議的舉辦目的。
為了替這場難得的盛會留下歷史見證,本期電子期刊即以「環境基本法十周年論壇」全紀錄作為主題。感謝多位志工不辭辛勞幫忙做成逐字稿、感謝各位與談人協助確認發言內容,也感謝秘書處的聯絡奔走,更感謝辛苦的執行編輯可捷的挑燈夜戰。有大家的無私奉獻,才使得本次論壇內容可以完整呈現。除了論壇紀錄外,為延續本期刊之精神與特色,本期仍然邀請蔡雅瀅律師就公民權如何行使撰寫專欄,並收錄針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對於中科四期所作之判決評析一則,持續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元的環境重要資訊。 來一場關於「環境」的對話:主持人致詞
文魯彬理事長(環境法律人協會) 謝謝大家今天到場參加,今天很高興和榮幸參加環境基本法十週年的論壇,今天是很難得的對話的機會,我想會有很豐富的討論。我現在有短短十分鐘,想跟大家分享我對這整天的議程跟環境基本法的想法。 這邊有段托爾斯泰的話,翻譯成中文是:「統治階層手中握有所有的軍隊、金錢、學校教育、宗教和媒體。在學校,他們利用歷史描述他們自身為全人類中最優秀的族群,而且他們總是正確的那一方(有道理的那方),藉此點燃孩子們的愛國心。在成年人之間也點燃他們的愛國情操,用的手段是壯觀的景象、舉行慶典、興建紀念館以及一個說謊的愛國媒體。」(改編自托爾斯泰,《政府即是暴力:有關和平主義與無政府主義的散文》)...閱讀全文 專題報告I─環境基本法的脈絡與功能:歷史回顧與展望
報告人:葉俊榮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PLES)主任) 主持人:文魯彬理事長(環境法律人協會) 與談人:詹順貴律師(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監事) 臺灣在2002年制定通過了環境基本法,今年剛好是環境基本法通過的十週年。值此之時,中國大陸也在討論環境保護法的修正,並對這部法律的功能與定性有相當尖銳的辯論。不論是臺灣的環境基本法或中國大陸的環境保護法,這種立法的模式與一般以污染介質或自然保育客體為主軸的管制性法律很不相同,它們在性質上已經超越個別環境議題的管制,具有高度的政策導引性,我們將其稱為環境的政策性立法。...閱讀全文 專題報告II─環境基本法何去何從?Quo vadis?
報告人:王毓正副教授(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 主持人:林子凌秘書長(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與談人:江嘉琪副教授(中正大學法律學系) 2012年12月11日,環境基本法在略嫌寂寥的氛圍當中度過10歲的生日;相對於此,環基法在完成立法之初,卻是受到各界期盼與關愛的。例如當初作為環基法之立法推動機關的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即曾表示,環基法立法之完成對於未來之環境保護工作,對於政府、事業及國民推動環境保護工作,將有更嚴謹的法源依據;對於國際環境保護工作,將展現更高追求永續發展的決心。...閱讀全文 專題報告III─
環境基本法與兩公約:人權時刻對台灣環境運動的啟發 報告人:張文貞副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PLES)成員、環境法律人協會會員) 主持人:高涌誠律師(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與談人:施信民教授(臺灣環境保護聯盟)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在2009年經我國立法院通過並制定兩公約施行法後,正式成為我國國內法的一部分。之後經由2012年兩公約國家報告的公布、預定於2013年的國際專家小組審查,以及國內各級法院積極適用兩公約等進展,台灣再度面臨了一個全新的人權時刻(human rights moment)。...閱讀全文 圓桌論壇I─環境基本法與兩公約對政府政策之影響
主持人: 李建良教授(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與談人(按發言順序): 陸詩薇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會員) 沈世宏署長(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陳椒華理事長(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陳良棟副組長(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永續發展組) 趙家緯理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李建良教授: 各位朋友大家午安,今天這場環境論壇主要的目的,在於建立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一個理性的對話。會議的主軸,主要是要談環境基本法和兩公約對於政府政策的影響。...閱讀全文 圓桌論壇II─環境基本法與兩公約對個案訴訟之影響
主持人: 李建良教授(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與談人(按發言順序): 林三加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 施月英總幹事(彰化環保聯盟) 張譽尹律師(環境法律人協會) 陳椒華理事長(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 李建良教授: 第二場圓桌論壇主要的討論著重在訴訟層面。今天這個場次本來要跟業界對話,尤其是希望台電公司能派代表來參加,可惜我們邀請的業界代表都沒有出席。...閱讀全文 圓桌論壇III─企業與政府機關的對話
主持人: 文魯彬理事長(環境法律人協會) 與談人(按發言順序): 葉俊宏處長(行政院環保署綜合計畫處) 陳良棟副組長(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永續發展組) 文魯彬理事長: 這個場次本來是希望業界和政府機關會談,不過業界都沒有出席。不過我們還是有兩位政府代表,一位是經濟部工業局的陳良棟博士,另一位是環保署綜計處葉俊宏處長。想要請兩位針對今天的議題做發表。...閱讀全文 |
發行單位. 環境法律人協會 Environmental Jurists Association
網站. http://www.eja.org.tw/ Tel. 02-2358-7517 Fax. 02-2391-8022 地址. 10060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10之1號2樓 主 編:劉如慧 執行編輯:江可捷 編輯委員:朱芳君、李崇僖、施淑貞 、邱瑛琦、蔡雅瀅、EJA秘書處 |